養(yǎng)雞11大誤區(qū),條條要命,特別第三條!
在養(yǎng)雞日常管理中,應該要注重細節(jié),不然會事倍功半,不僅會增加養(yǎng)殖成本,對機體也造成很大的危害,通過實踐和前人經驗,把養(yǎng)雞經常出現的誤區(qū)總結十一條,希望對養(yǎng)殖人有幫助。
一、治療雞大腸桿菌藥物盡量上午投藥,效果更好,因為上午細菌不活躍,容易被控制。
二、治療雞呼吸道病藥物盡量下午投,因為呼吸道病晚上和早上比較厲害,下午投藥效果更佳。
三、病毒病混合感染時,盡量不要做疫苗,不然造成傷亡更大。
四、喂藥時盡量不用鐵、鋁制品,不然會影響藥效。
五。通過糞便顏色判斷疾?。弘u群糞便如果是黑綠色,得上重度病毒病的可能性很大,應該投上抗病毒藥治療。如果糞便淺綠色,可以初步判斷是病毒病,可以緊急接種進行防治。糞便是巧克力顏色,有可能是球蟲感染。如果糞便出現白色或鉛油狀并且粘黏雞屁股時,應考慮是雞白痢。
六、解剖出現脾壞死投藥時盡量下午4—5點投用,效果很明顯。
七、通腎藥物盡量晚上投,更有助于尿酸及尿酸鹽排出,才能達到通腎效果。
八、治療雞腸炎投藥時盡量早上用,因為早上能更有效的接觸腸道腸壁,治療效果更好。
九、在蛋雞產蛋高峰時,應該補充營養(yǎng),例如維生素、微量元素等,可以緩解產蛋疲勞癥,使產蛋高峰延長時間。
十、疫苗免疫時,12小時后既可以用中藥,一天后既可以用西藥,對疫苗沒有影響。
十一、通腎藥盡量不和抗菌藥一塊使用,會降低通腎效果。
上一條:7500只肉雞用藥程序
下一條:純中藥保肝護腎,當選黃梔口服液